联系我们

衡阳师范学院驻黄棚村2016年帮扶脱贫工作计划

2018年07月05日 10:29      点击:[]

根据中央、省委有关扶贫开发文件和会议精神,衡阳师范学院驻高龙村(黄棚片)帮扶工作队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密切与驻村群众关系,潜下身心、扎根农村,做发展的领路人、班子的带头人、群众的贴心人,坚守扶贫攻坚的第一线,围绕年度帮扶和脱贫计划,检查工作短板和薄弱环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做到思路聚焦、力量聚合、要素聚集,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社会力量和爱心人士帮扶等项目资金的落地工作,形成帮扶单位联村和工作队驻村互不代替、互促共进、相得益彰的帮扶工作格局,按时按质完成精准扶贫脱贫年度目标任务,结合衡阳师范学院和黄棚村实际,特制定2016年帮扶脱贫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以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重点,坚持扶贫与扶志、输血与造血、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以产业培育为关键,以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着力破解制约贫困村经济发展和贫困户稳定增收的瓶颈因素,围绕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摘帽一个主题,紧扣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增效、改善环境两大任务,突出兴致富产业、建生态家园、创文明新村三个重点,完善领导责任、工作方式、资金管理、社会帮扶四大机制,着力推进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努力把黄棚村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生态良性循环、环境优美整洁、群众健康富裕、社会文明进步(五项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即12345工程)

二、帮扶内容

(一)新居新村建设。严格按照移民避险搬迁和贫困户危房改建政策规定,尊重群众意愿,实施整村推进安居工程,结合本村实际,融合山水特色,协助科学规划聚居点,力争57户移民户和18户危房户入住(约需资金800万元)新房,实现既见新居又见新村新貌的目标。

(二)基础设施建设。配合移民避险搬迁和产业发展,协助落实已经实施4.3公路村道路硬化所需资金,彻底解决全村行路难的问题。待道路硬化后沿路配套进行亮化、绿化,需安装路灯43盏,栽种树木花卉2800余株(约需资金153万元),加快实施美化庭院建设,使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

(三)兴办特色产业。鼓励大户、能人引领,成立专业合作社,通过租赁等形式,签订林地、荒地承包合同,整合丰富的林地资源和荒地荒山坡,发展草食性牲畜(牛、羊)和小家禽(鸡),走资源循环利用的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路。通过项目扶持,以奖励的形式推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开发,促成稳定增收脱贫。与湖南自然韵黑茶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有机茶叶,建有机茶叶基地,以大学生创业培训班为人才基地,全力支持我校大学生去实现创业梦想,吸引贫困户以土地、小额信贷资金、投劳入股分红获取利益。以黄棚村扶贫开发为平台,争取扶贫项目资金,我校与公司强强联合更好地发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作用,实现合作双方、贫困户、村集体经济增收增效的目标(产业发展约需资金2000万元)。

(四)公共服务建设。协助新建村级活动场所一处,达到“八有”标准(即有办公场所、有综合活动室、有学习培训设施、有上墙的规范工作制度、有永久的村务公开栏、有党建宣传栏板、有党报党刊和实用技术学习资料、有齐全规范的档案材料),实现“1+6”功能(即村“两委”活动室,便民服务中心、农民培训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卫生计生中心、综治调解中心、农家购物中心),配套建设村卫生室,配齐医护人员,保证村民小病不出村,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协助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大众文体广场,满足群众健康要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约需资金150万元)。

(五)能力提升工程。在新村部配备1台教学一体机,用好用活远程教育平台,通过专家、农技人员现场讲解,在线培训和农技技能培训教学片观赏等方式,全年分阶段进行按需培训,大力实施劳务培训和技能培训,实现脱贫技能培训“全覆盖”(约需资金6万元)。

(六)加快互联网建设。配合产业开发,加快互联网建设。发挥衡阳师范学院人才智力专业优势,培训村民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提高村民应用新信息技术能力,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接学校校园网和知名网站无缝链接,做好扶贫产业宣传推介,积极搭建致富产业销售平台(约需资金5万元)。

三、帮扶举措 (三扶措施:扶脑袋、扶口袋、扶后代)

(一)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按照 “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要求,对照“一好双强”(政治素质好、领富能力强、协调本领强)标准,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吸引优秀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乡土致富能人、复退军人、返乡创业成功人士等加入党组织,注重本村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投资筹劳中的示范作用、主体作用以及参与项目建设的监管作用,发挥其发展致富产业的带头作用,使其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领路人;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的自治作用。发挥好村委会在调动群众积极参与产业开发中作用,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工作机制,强化自治作用,建立一套有效推进扶贫项目实施、开展精准扶贫、群众筹劳投资、项目建设监管等方面的村规民约,让群众意识到脱贫是自己的事,主动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充分发挥其他组织的带头作用。进一步做大做实群团组织、协会、专业合作社、村民自主管理委员会等组织,发挥其在产业带动、吸纳贫困群众就近务工、信息服务等方面作用。

(二)整合资源,最大限度争取扶贫资金扶持。坚持统筹发展理念,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市场协同。整合资源,最大限度争取扶贫资金扶持,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对确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继续完善帮扶方案和措施,在产业发展、能力提升等方面给予扶持。大力开展“12+1”活动,“12”即水、电、路、讯、房和环境整治“六到农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养老、低保、五保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六个落实”,“1”即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围绕“12+1”,补短板、填洼地,抓重点、破难点。工作队和村两委通过内引外联,力争与多家公司商洽,坚决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路子,采取绿色放养、循环利用和低碳消费的生产方式,利用“公司+贫困户+市场”的运作模式,推广引入有机蔬菜、紫红薯种植、种桑养蚕、绿色生态养殖、茶叶种植加工以及休闲旅游等产业,拓宽贫困户和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三)转变观念,着力提高村民素质。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督促村采取一定的办法和措施,利用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兴建、产业发展等各类项目实施的机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依赖思想,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切实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抢抓“志能”激发关爱活动的机遇,协调有就业愿望的村民开展无偿培训,实现成功就业;加强调查研究,组织村民实施“清洁乡村”工程,开展清洁卫生大扫除,提高卫生水平,减少疾病发生。

(四)发展“一村一品”产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大力帮助帮扶村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几个有一定规模的扶贫主导产业;开展科技扶贫,壮大新生产业,推广新技术、新产业,使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农民年平均收入有较大提高。

(五)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村民脱贫致富技能。积极联系农、林、畜牧业、科技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到村开展培训,送技术下乡,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基本掌握1-2门实用技术,实现自主创业,帮助有条件的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转移外出务工,提供就业和维权服务,实施“雨露计划”,积极做好帮扶村的“一村一名中高级技工”培训工作,实现培训一人,脱贫一家,培训一方,致富一方的目标。

(六)加强村银合作,为贫困户争取绿色贷款通道。鼓励农民利用小额贷款发展生产,并与发展生产奖励措施相配套,实现政策性的长效机制。

(七)核准贫困群体,继续完善结对帮扶举措。激发学校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扶贫济困的热情,继续开展“1+1”包户扶贫,不断完善帮扶举措,提升帮扶质量和脱贫实效,跟踪帮扶结对活动,做好精准脱贫评估,对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要着力帮助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要给予社会保障兜底救助;帮扶和关爱留守人员。继续帮扶建档立卡20户贫困户,党员挂联与工作任务分解,建立健全责任机制;扶持残疾人困难家庭发展加工产业和种植业等项目。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的管理,让扶贫资金惠及贫困群众,发挥最大社会效益。

(八)继续帮扶农村薄弱学校,做好校校对接。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做好与三口湾小学的沟通与合作,安排大学生到三口湾小学顶岗实习支教,安排三口湾小学教师来校培训。如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活动、教师培训、暑期学生兴趣班、毕业生捐赠(教学器材、书籍、课桌、电脑等)。

衡阳师范学院驻黄棚村工作队

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