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联系我们

【红网时刻】衡阳师范学院:蛙鸣声中吹响乡村振兴号角

2023年05月19日 10:36      点击:[]

672200743245307671.marked.png

牛蛙养殖池内一派生机盎然的丰收景象

红网时刻衡阳5月19日讯(通讯员 刘高见 曾湘衡 曹植林)5月19日,祁东县马杜桥乡延塘村路段,一个个牛蛙养殖池映入眼帘,池内传来此起彼伏的蛙叫声,一派生机盎然的丰收景象。在严俊心中,这接二连三“呱、呱、呱”的蛙鸣声,就是乡村振兴道路上最响亮的冲锋号。

严俊是祁东晟蛙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也是延塘村村民,2012年毕业于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当时,因为家乡的发展机会不多,便前往广州从事饲料添加剂和昆虫蛋白原料销售工作。

延塘村位于祁东县的西北角,与衡阳县、邵东市相邻,人口总量少,区位限制及土地贫瘠一直是制约当地发展的重要因素。

2021年5月,衡阳师范学院乡村振兴工作队进驻马杜桥乡延塘村,工作队组织村干部多次深入省内各地调研、考察、学习,经过反复商讨,确定发展思路,积极引导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决定因地制宜采取“合作社+专业户+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发展牛蛙养殖产业。

在物色致富带头人这件事上,工作队了解到,严俊在广州工作的近十年时间里认识了很多水产养殖及配套服务的朋友,对该行业有浓厚的兴趣,结合他本人在大学所学专业知识,就鼓励严俊回乡创业,利用资源做到既要在家乡把产业办成,还要作为党员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工作队带领村干部通盘考察后,在延塘村23-25组流转土地27.24亩,争取各类资金200万元,建立了延塘村牛蛙养殖基地,并以承包经营的方式承租给严俊。

“延塘村的水质良好,气候环境适宜,很适合牛蛙的养殖。2021年10月牛蛙养殖项目正式启动以来,我们第二年就实现了盈利。”严俊说。在2021年村里党员大会上,在母校的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分析及劝说下,严俊下定决心回乡创业,为家乡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2022年2月,公司投入500万尾牛蛙蝌蚪苗,但由于温度低,这批幼苗成活率不到2成。通过观察总结及听取衡阳师范学院教授博士服务团的建议后,4月底公司将投入的第二批500万尾蝌蚪苗转到双峰水库下面的场地养殖,7月中旬开始出小四脚,到8月底总计出了2万多斤四脚,这在周围牛蛙养殖圈都是个不错的成绩。2022年底出售了近10万斤成蛙,过冬池子里还有10多万斤蛙待售,加上第三批投入的400万过冬苗产出的小四脚,全年产值近300万元。

“现在村里有了产业,我跟着严俊后面不仅能学到技术,还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收入稳定了,方便照顾家人,我很满足,感谢乡村振兴工作队。”一直跟着严俊从事牛蛙养殖的监测户陈友阳的儿子陈恩利高兴地说。

牛蛙养殖基地固定聘请了4个技术工人和2个本村的脱贫监测户,解决了13名脱贫户、监测户就业,年用工1500余人次,为基地周边每户村民年增加1000—2000元不等的收入,为附近老百姓创造近30万工资收入,每年为村集体增收8万元承包费。

2023年春,严俊又扩大了牛蛙苗养殖规模,同时,也在摸索稻蛙养殖的模式。据目前市面上的稻蛙养殖经验,产量可达8000斤/亩,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可以让老百姓每亩多赚12000元作用。

新闻链接:https://moment.rednet.cn/pc/content/646749/53/12670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