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后,祁东县延塘村李超农副产品加工厂热闹非凡。正值红薯粉生产旺季,李杰超凌晨四点就起床,到离家不到1000米的厂房烧锅炉,近20名延塘村的工人们赶在锅炉烧好前做好生产第一批红薯粉丝的各项准备,迎着第一缕阳光把粉丝挂在晒粉场的架子上自然晾晒。
“最近订单很多,天气好,我们得抓紧生产。”李杰超光着膀子,看着晒粉场架子上挂满的红薯粉丝开心的笑了。他是地道的延塘村人,13岁辍学,20岁父亲离世,留下累累负债,从海南到湛江,从佛山到深圳,他尝试过药材生意,也在橡胶厂挥洒过汗水,因延塘村盛产红薯,村里有不少红薯粉手工作坊,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计划,到佛山的一个红薯粉厂打工,积累生产和销售经验。
2019年,李杰超回到祁东县延塘村,在自己房子旁边搭建了简易的铁皮棚,开始了艰辛的返乡创业之路。夫妻两人购买红薯、打粉、用传统的机器制作红薯粉条,虽然忙碌,但收益不大,李杰超很是着急。2021年,衡阳师范学院乡村振兴工作队到延塘村驻村,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了解到李杰超创业现状,鼓励他扩大厂房,引进生产线,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
驻村工作队协调各级国土、工商、银行等部门,帮助其在延塘村何家冲批建了一个1000平米厂房和露天晒粉场,贷款建设了锅炉房、现代化生产线、烘烤房等设备,注册了“祁东李超农产品加工厂”品牌,并设计包装。产品出来以后,还积极联系后盾单位衡阳师范学院,进行消费帮扶,每次学校工会物资采购都能销售近1400箱红薯粉丝。衡阳师范学院驻延塘村乡村振兴工作队见证了“祁东李超农夫产品加工厂”的一步步成长、一次次跨越。从家庭作坊到工厂,从一个小小的铁棚子,到如今拥有近20名本村的工人,其中每一步蝶变都离不开驻村工作队的帮扶。
一路陪伴,衡阳师范学院历任驻村工作队也深知他们创业的艰辛。“李杰超凭借自强不息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从负债经营到小规模代加工,再到如今产品销售遍布全国,年产量达到35万吨,这是乡村振兴政策的力量。”延塘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刘高见说,“李杰超不仅做到了,还为带动了当地近20农民就业,这样的致富带头人我们工作队必定大力扶持。”
据悉,自2021年以来,衡阳师范学院驻延塘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在发展牛蛙、肉牛、光伏等集体经济的同时,积极培养延塘村致富带头人,如:李杰超红薯粉丝加工,肖志新祁东酥脆枣种植,肖亮烟花爆竹销售,陈龙侠酒坊酿造,李永富藏香猪养殖,张蒲清走地鸡养殖,陈道宣兔子养殖等。
衡阳师范学院驻村工作队通过积极引导村民返乡创业,助力实现在家门口致富、在当地就业,并将这一工作作为有效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